过劳死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含义吗?

过劳死有什么意思和含义?过劳死是出自哪里的名词?今天,老茶馆万事为您解释关于过劳死的含义。

过劳死是什么意思?

社会医学名词

「过劳死」,英文名「Karoshi」,源自日语「过労死」,这是一种职业性的突然死亡,因工作过度、劳累过度致死。通俗理解就是指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而猝然死亡。其原因为由压力引起的心脏病发作,或是长期疲倦所导致的中风而导致死亡。在这种高强度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过劳死」并不是临床医学病名,而是属于社会医学范畴。

有关报道

第一宗有纪录的过劳死个案发生于日本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当中一名工作在日本最大的报纸公司二十九岁的海外运输部男员工,在他工作期间突然中风身亡。事件最初不为留意,直到 1980 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同公司几位较高职位的行政人员正值壮年,却在没有明显疾病的情况下猝死。当地传媒马上针对事件报导,并很快把这种现象称为「过労死」。在 1987 年,由于过劳死现象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日本劳动省不得不就因工作猝死的人数作出统计。据报道:日本每年约有 1 万人因过劳而猝死。死者多在 30~50 岁之间,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经调查,死者往往在死前一周有过重的工作任务或过大的心理压力。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过劳死流行率记载。2011 年「过劳死」已经威胁到一线职工并向白领阶层蔓延。2011 年 3 月台湾修《劳动基准法》,大幅提高雇主违反该法罚则的力度,防止员工「过劳死」。2012 年 10 月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到达 60万,过劳死尤其是青壮年过劳死现象再次称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诱发原因

「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有关资料表明,直接促成「过劳死」的 5 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通俗地理解,人体就像一个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永久变形,免疫力大大下降,导致老化、衰竭甚至死亡。

容易诱发过劳死的工作生活习惯

上下班单程所耗时间超过 2 小时。平均每个月出差超过 4 次。因为经常长时间加班或经常泡夜店而几乎每天都在晚上 10 点以后回家,或者每星期都有两三天在午夜 12 点以后回家。平均每星期都有应酬并在应酬时大量饮酒。有较重的烟瘾。喜食油炸、烟熏或辛辣的食物。缺少户外运动,连出门散步都抽不出时间。与多数同事关系不睦。性格敏感易怒,常因细故与他人争执。遭到上司的责骂或处罚后情绪长时间低落,难以平复。

以上就是关于过劳死名词的解释,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网友,老茶馆万事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