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丝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含义吗?

蕾丝有什么意思和含义?蕾丝是出自哪里的名词?今天,老茶馆万事为您解释关于蕾丝的含义。

蕾丝是什么意思?

镂空织物

蕾丝,是英文单词「lace」的音译,英文原意为:

花边;鞋带;饰带;少量烈酒饰以花边;结带子系带子(Lace)人名;(意)拉切

蕾丝是一种舶来品,最早由钩针手工编织。欧美人在女装特别是晚礼服和婚纱上用得很多。18 世纪,欧洲宫廷和贵族男性在袖口、领襟和袜沿也曾大量使用。

性别名词

「蕾丝」,又常用作「蕾丝边」,是英文「Lesbian」的中文翻译,是「女同性恋」的意思,又称女同、拉拉、LES、Lesbian、GL(Girl's Love)。女同性恋,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女性。

尽管自古以来女同性恋曾被记载于多处文化中,但是直至今日才出现蕾丝、蕾丝边、拉拉等字词,用以形容女同性恋者。十九世纪晚期,性学家发表了他们对同性欲望与行为表现的研究,标明了女同性恋者在西方文化中是属一独立实体。因此,意识到自身新医学身份的女性逐渐在欧洲与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

黑色三角形代表着女同性恋的身份标识,它来源于纳粹德国,当时使用它在集中营中区分被认为是「反社会」的女性(例如对纳粹家庭价值观构成威胁的人)。如果有女人反对生育或反对传统家庭价值观,则会被冠上黑色倒三角形。现在黑色三角形是作为女同性恋自豪的标志。

各地的称谓

在中国大陆,女同性恋最常被称为「拉拉」,主要是从台湾拉子影响而来,又或称为「蕾丝边」、「蕾丝」。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亦被称为「磨镜」、「对食」、「自梳」等。

在台湾,英文单词「Lesbian」的中文翻译以「拉子」或「女同志」最为常见(也翻译为「蕾丝边」)。在古代闽南语中,除了「磨镜」的称呼外,亦因其性行为如同挨石磨,而有「石磨仔」之隐讳语。

在香港,女同性恋一般被称为「Les」,是英文「Lesbian」的简称。

以上就是关于蕾丝名词的解释,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网友,老茶馆万事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