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的发现》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是尼古拉·普桑在1638年(43岁)创作,属于古典主义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人物画/宗教绘画,主要材质采用油画/帆布,作品大小121x93cm,目前收藏于卢浮宫。
作品图鉴
作品介绍
中文:《摩西的发现》
原名:《The Finding of Moses》
作者名:尼古拉·普桑(后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时间:1638年(43岁)
艺术风格:古典主义
作品题材:人物画/宗教绘画
作品大小:121x93cm
制作材料:油画/帆布
藏馆:卢浮宫
作品赏析
尼古拉·普辛的这幅油画讲述了摩西被发现的故事。《圣经》记载,由于神谕指出处于“埃及之囚”的以色列人中将会出现一名带领以色列人的领袖,埃及法老下令将所有以色列的男婴都扔到河中淹死。为了挽救孩子的生命,摩西的母亲把她的孩子放在一个纸莎草篮子里,涂上焦油和沥青,放在了尼罗河沿岸的芦苇和芦苇丛中,希望有人能找到他。 篮子漂浮在河边,停在法老王宫外面,法老的女儿在那里听到哭泣的婴儿并将他带回自己抚养。后来,摩西成为了埃及王子。正如这一时期绘画常见的那样,普桑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古典装扮,埃及公主身着白色和黄色搭配的衣裙,头戴米白色的纱巾。她的侍女和随从们也穿着鲜艳。在画面右下方,一个年轻的侍女抱起被裹在襁褓中的婴儿摩西,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草篮子中的男婴身上,不远处坐在小舟中的过客似乎也在侧着身子倾听和观察着眼前人物的动静。在作品中,对摩西的描绘只占了画面的一小部分,而他却是全场关注的对象和焦点。埃及公主高贵温雅、美丽动人,她站在整个画面中心,目光却最终落在脚下的婴儿身上,这更衬托出了摩西被发现的重要和神圣性。整幅画作色彩明亮,带着浓重的异国情调。鉴于图画中的整体画风和背景中的桥梁意象,我们可以猜测出作家画的这条河应该是罗马的台伯河而不是埃及尼罗河。唯一作为埃及的标志的,只有画面右方以及远处的金字塔。
作者介绍
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1594年6月15日-1665年11月19日)是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重要画家,但属于古典主义画派。普桑以《阿尔卡迪的牧人》为其代表作;《摩西的发现》是他的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尼古拉·普桑常被简称做普桑,法国的绘画界为推崇他研究文艺复兴时间绘画的专注,出现了有“普桑主义”之称的派别。尼古拉·普桑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富于雕塑感;作品构思严肃而富于哲理性,具有稳定静穆和崇高的艺术特色,他的画冷峻中含有深情,可以窥视到画家冷静的思考。
以上就是关于《摩西的发现》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人物画/宗教绘画、后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