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香馆写生册桃花石头图》恽寿平知名作品赏析

《瓯香馆写生册桃花石头图》诞生于清代,是恽寿平在创作,创作地点中国,属于常州画派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花鸟画,主要材质采用水墨/纸本,作品大小31×23.4cm,目前收藏于天津博物馆。

作品图鉴

《瓯香馆写生册桃花石头图》知名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中文:《瓯香馆写生册桃花石头图》

作者名:恽寿平(清代)

艺术风格:常州画派

作品题材:花鸟画

作品大小:31×23.4cm

制作材料:水墨/纸本

藏馆:天津博物馆

国家:中国

作品赏析

《瓯香馆写生册》,共十幅图,天津博物馆藏,描写了四时的花果,从春到夏分别是桃花、海棠、碧海珊瑚、牡丹、枇杷、卷丹、洛阳花、凤仙花、菊花、梅花。除了梅花一开,作者写明是学杨补之的水墨画法之外,其余各开全用没骨法,完全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颜色点厾出花朵、叶片、果实,只以色线勾勒叶茎。落色点花的没骨花,既不同于细线勾勒再层层渲染的工笔花卉,也不同于水墨淋漓的大写意花卉,它介于两者之间,也被称作“小写意”花卉。工笔求逼真,写意求意趣,恽氏没骨花所求正在“似与不似之间”。着色花卉自然比纯粹的水墨更逼真,但直接点染的“落色花”比起层层渲染的工笔花卉又有更大的随意性,不必被物象的细枝末节所羁绊,可以放手表现花的风骨。就气质而言,没骨花介于工笔与大写意之间,既不刻画,也不放逸,清新洒脱。

作者介绍

恽寿平(1633年-1690年),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晚居城东,号东园草衣,后迁居白云渡,号白云外史,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清初六大家”之一。寿平八岁能咏莲,少年遭遇战乱,随父参加抗清运动,兵败后与父失散,被总督陈锦之妻收留。陈锦遇刺身亡,寿平扶灵北归时,在灵隐寺与父相遇,留寺为僧,后回乡与家人团聚。生前视钱如无物,晚年贫病交迫,卒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由好友王翚出资安葬。寿平初工山水,笔墨秀峭,后与王翚交往,多作花卉,重视写生,往往用水墨淡彩,清润明丽,自成一格,有“恽派”之称。人称其笔有仙气,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齐名,为“清初六大家”之一。

以上就是关于《瓯香馆写生册桃花石头图》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花鸟画、清代和常州画派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