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阳伞》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是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在1777年(30岁)创作,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风俗画,主要材质采用帆布/油画,作品大小152x104cm,目前收藏于普拉多博物馆。
作品图鉴
作品介绍
中文:《遮阳伞》
原名:《The Parasol》
作者名: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后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时间:1777年(30岁)
艺术风格:浪漫主义
作品题材:风俗画
作品大小:152x104cm
制作材料:帆布/油画
藏馆:普拉多博物馆
作品赏析
戈雅的《遮阳伞》,强烈的色彩,浪漫的气氛,鲜明的人物性格,彰显了他与提香的时空跨度。这个跨度,正是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的200年。这幅《遮阳伞》是戈雅挂毯系列作品中最美丽、最精致的一件,这里所展示的图画描绘了一个年轻优雅的女士,穿着打扮非常精致,一只小狗静静的趴在她的双膝上;在她的旁边站着一位年轻的男士,穿着普通,他手里拿着一把阳伞遮挡落在女士脸上的阳光。为了达到效果戈雅在背景中加入了远山,一些淡淡的枝桠和一个开阔的环境,此中出现了灌木和被淡化了的大片的树林。画中身穿蓝色与黄色篷裙躲在阳伞底下的贵族少女,是十八世纪的典型代表,惬意地与膝上的小狗一起晒太阳,画面上原本直射的光线,经过伞面反射投在了青年女子的脸上,使她顿显晶莹剔透,整幅画作充满了午后的阳光。画作中优美的自然环境,浓烈的民间气息,质朴的乡土情怀,寄托了画家戈雅理想与希望。
作者介绍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西班牙语: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年3月30日-1828年4月15日),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戈雅是西班牙皇室(英语:Spanish Crown)的宫廷画家,半岛战争时留在马德里,绘制了西班牙王位觊觎者约瑟夫·波拿巴的像,也用画作记录了战争,也就是在研究上仍有很多歧见的《战争的灾难》。戈雅画风奇异多变,从早期巴洛克式画风到后期类似表现主义的作品,他一生总在改变,虽然他从没有建立自己的门派,但对后世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响,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 他的画风启发了后来的爱德华·马奈、巴勃罗·毕加索及弗兰西斯·培根等画家。
以上就是关于《遮阳伞》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风俗画、后文艺复兴时期和浪漫主义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