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在马大和马利亚家》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是委拉斯开兹在1620年(20岁)创作,创作地点西班牙,属于巴洛克艺术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宗教绘画,主要材质采用帆布/油画,作品大小103.5x60cm,目前收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作品图鉴
作品介绍
中文:《基督在马大和马利亚家》
原名:《Christ in the House of Mary and Martha》
作者名:委拉斯开兹(后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时间:1620年(20岁)
艺术风格:巴洛克艺术
作品题材:宗教绘画
作品大小:103.5x60cm
制作材料:帆布/油画
藏馆:伦敦国家美术馆
国家:西班牙
作品赏析
这幅画讲的是《圣经》中《路加福音》里的一个故事:耶稣到马大家做客,马大在厨房准备各种东西去招待耶稣,但是她的妹妹马丽亚就坐在耶稣脚边听他讲道,而不去帮她;马大因为忙不过来试图去叫马丽亚帮忙,但是耶稣则教导她说,各种烦忧的事情里面只有一件是重要的,而马丽亚选择了这个,所以没人可以拿走它。画面左边是马大在做饭,桌子上有大蒜和几条鱼,还有两个鸡蛋。她的脸颊略红,眉头紧锁,看起来很心烦意乱,看起来是想去叫马丽亚来帮忙;她身后站着一位老妇,似乎在安慰她,又有点像在责难她;右边则是穿着蓝色袍子的耶稣正在给马丽亚讲道,马丽亚坐在地上,用手支着下巴,听得聚精会神又若有所思。这个方框中的讲道场景也许是镜子的反射,也许是墙上的一个窗户,但是无论如何,委拉斯开兹把这个场景做出了“画中画”的效果,别有意趣。同时这幅画中的厨房描绘得极其细致,有研究者考证马大正在做的可能是蒜泥蛋黄酱,这是一种配着煮熟的鱼一起吃的酱料,属于西班牙菜。委拉斯开兹在画这幅画时一定是参考了他生活中的现实场景,对于厨房的描绘接近风俗画效果,同时又通过“画中画”的手法,使这幅画回归宗教题材,展现了丰富的内涵。后来委拉斯开兹不断使用并深入研究了这种“画中画”手法,在他的《纺纱女(阿拉克涅的寓言)》、《宫娥》等杰作中将之发扬光大。
作者介绍
委拉斯开兹,全名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开兹(西班牙语: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1599年6月6日-1660年8月6日),是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时代、西班牙黄金时代的一位画家。委拉斯开兹对后来的画家影响很大,哥雅认为他是自己的“伟大教师之一”。委拉斯开兹对印象派的影响也很大。他通常只画所见到的事物,所画的人物,几乎能走出画面;他也画过一些宗教画,但其中的神像宛如人间,充满紧张和痛苦的表情;他画的马和狗充满活力。他的作品原来大部分收藏在马德里的博物馆中默默无闻,在1811年法国入侵西班牙的战争中,被外界所了解。但占领军基于想让公众欣赏,并没有破坏和盗走这些画。经过鉴定家克蒂斯的鉴定,委拉斯开兹有274幅作品存世,其中有121幅存英国、13幅存法国、12幅存奥地利、7幅存俄罗斯、7幅存德国,但勃鲁特认为在英国的作品只有14幅是他的真迹。他的其余作品,大部分收藏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
以上就是关于《基督在马大和马利亚家》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宗教绘画、后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艺术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