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中文:《乾草车》
原名:《The Hay Wagon》
作者名:包士(Hieronymus Bosch)
作品时间:1516
艺术风格:哥德艺术
作品大小:147 x 212 cm
制作材料:油彩、画板
藏馆:马德里市普拉多美术馆
国家:西班牙
作品赏析
《乾草车》是包士(Hieronymus Bosch)在1516年创作,《乾草车》是一幅哥德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作品材质由油彩、画板组成,作品尺寸有147 x 212 cm,目前收藏于西班牙的马德里市普拉多美术馆。
这幅画充份表现了法兰德斯的一句老谚语:「世界是一辆载满乾草的四轮车.人人从中取草.能捞多少就捞多少」。包士把大堆乾草置於场景中央的四轮车上.由贪婪的鬼怪拉着。他在车子的周围和上部.描绘了一系列的插曲.在这些插曲中.他用尖刻讽刺的手法.揭示出谚语的真实性。在车子的后面.教皇本人、皇帝和贵族们列队循序渐进;而前排右边.一批教徒已取得了他们应得的一份乾草;车子周围的男男女女正激烈地争夺.力图用长柄又和耙钩弄到车上的乾草。在草堆上.有一对恋人和正在弹唱的三人小组﹝一个妇女.一个指着乐谱的歌手.以及一个手持弦琴坐在女人衣裙上的潇洒年轻人﹞.他们对诱惑似乎无动於衷。另外.右边一个长了翅膀的白色魔鬼.正用鼻子吹奏着笛子;左边一个天使眼朝着天.正凝视着出现在云雾中的基督;还有一个在树后.脸被挡住一半的人.手持长棍.顶端系着一只象征淫荡的罐子。三个象征性的人物.与代表摆脱情慾和贪婪的五个人互相对称。这批人究竟意味着什麽?也许正说明了:人们即使用爱情或音乐来摆脱人生的困扰.但恶魔的威胁依然存在。像在其他的所有作品中一样.包士使画中的每个人物均各具特色.也细腻地描绘每一部插曲.并运用一些象征和寓意来充实画作的内容。
作者介绍
作者名称:包士
原名:Hieronymus Bosch
生活年代:1450 ~ 1516
称号:超现实主义前世教主
更多作者介绍
他出生於荷兰与比利时的边境,一生终老於此,加入 Notre Dame 宗教组织,并为这城镇的教堂工作,负责祭坛的图画,他的艺术成就却卓着於外地。
他多数的画作多在描绘罪恶与人类道德的沉沦,以恶魔、半人半兽甚至是机械的形象来表现人的邪恶。他的图画复杂,有高度的原创性、想像力,并大量使用各式的象征与符号,其中有些甚至在他的时代中也非常晦涩难解,包士被认为是 20 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的启发者之一。
哥德艺术风格介绍
一般来说,真正的哥德式绘画应该是湿壁画、版画与祭坛画等,它们起源于十三世纪末的意大利,然后蔓延到欧洲其他地。其内容多样,想像力丰富,逐渐演变成国际哥德式风格,并且形成十五世纪之前欧洲绘画的主要风格。直到十五世纪末,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为止,哥德式绘画前后大约有二百年的时间。不过,即使已经进入文艺复兴时代,依然有些艺术家坚持哥德式风格,因此在欧洲这两种风格有重叠的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乾草车》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包士和哥德艺术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