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与黑暗――洪水灭世之夜》约瑟夫知名作品赏析

《阴霾与黑暗――洪水灭世之夜》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是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在1843年(67岁)创作,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宗教绘画,主要材质采用油画/帆布,目前收藏于泰特美术馆。

作品图鉴

《阴霾与黑暗――洪水灭世之夜》知名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中文:《阴霾与黑暗――洪水灭世之夜》

原名:《Shade and Darkness, The Evening of The Deluge》

作者名: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后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时间:1843年(67岁)

艺术风格:浪漫主义

作品题材:宗教绘画

制作材料:油画/帆布

藏馆:泰特美术馆

作品赏析

特纳是英国最受欢迎的浪漫主义艺术家之一,他擅长描绘风景或海景中绚烂的色彩,也因此被称为“光之画家”。此幅画作与《光与色(歌德的理论),洪水后的早晨-摩西写的创世纪》作为一组画作,画家通过强烈的冷暖色差,以及它们所表达出的情绪,将歌德的色彩理论(Farbenlehre)进行了充分的表达。特纳选择了圣经中的经典故事“大洪水”作为画作题材,仿佛回归到了那些偏向于表现宏大历史的早期作品中去,但技法却已经有了明显不同。这两幅画作最初的装裱都是八角形的,它们承载了特纳关于水中涡旋的最后两个也是最具启发性的描绘,而画作中对歌德的影射,则为他毕生对自然力量的关注增添了一层科学性与理论性的光泽。

作者介绍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英语: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水彩画家和版画家,他的作品对后期的印象派绘画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在18世纪历史画为主流的画坛上,其作品并不受重视,但在现代则公认他是非常伟大的风景画家。

以上就是关于《阴霾与黑暗――洪水灭世之夜》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宗教绘画、后文艺复兴时期和浪漫主义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