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素帖画芯/十大传世名帖》米芾知名作品赏析

《蜀素帖画芯/十大传世名帖》诞生于北宋,是米芾在创作,属于米派风格作品,主要材质采用绢画,作品大小29.7×284.3cm,目前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图鉴

《蜀素帖画芯/十大传世名帖》知名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中文:《蜀素帖画芯/十大传世名帖》

作者名:米芾(北宋)

艺术风格:米派

作品大小:29.7×284.3cm

制作材料:绢画

藏馆: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赏析

蜀素绢,行书29.7X284.3cm,国立故宫博物院藏。《蜀素帖》又名《拟古诗帖》,为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墨宝,写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帖上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卷末款署“元祐戊辰九月二十三日,溪堂米黻记”。

作者介绍

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北宋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祖籍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迁居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号称“米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擢南宫员外郎,人称米南宫。米芾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其“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因其衣着行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皆被当世视为癫狂,故又有米癫之称。米芾能诗文,善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米芾的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其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2005年, 有人翻查旧《清远县志》和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发现广东清远也有米芾墓,真伪尚有待文史学者考证。

以上就是关于《蜀素帖画芯/十大传世名帖》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北宋和米派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