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日出》诞生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是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在1807年(31岁)创作,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作品,世界著名的码头画,主要材质采用油画/帆布,作品大小134.5x179cm,目前收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作品图鉴
作品介绍
中文:《雾中日出》
原名:《Sun Rising through Vagour Fishermen Cleaning and Sellilng Fish》
作者名: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后文艺复兴时期)
作品时间:1807年(31岁)
艺术风格:浪漫主义
作品题材:码头画
作品大小:134.5x179cm
制作材料:油画/帆布
藏馆:伦敦国家美术馆
作品赏析
《雾中日出》这幅油画作品可能是受早期荷兰油画的影响,油画并没有刻意指出主题地点。该油画描绘的是太阳在水汽中缓缓升起,渔民正清洗和出售着他们的海鱼。该油画作品曾于1807年在英国皇家艺术院以“雾中日出”(Sun Rising through Vapour)的名字展出。根据透纳的遗愿,英国国家美术馆将该油画和其另一幅作品“狄多建设迦太基”陈列在克劳德的 “Seaport with the Embarkation of the Queen of Sheba”和 “The Mill”之间。
作者介绍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英语: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水彩画家和版画家,他的作品对后期的印象派绘画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在18世纪历史画为主流的画坛上,其作品并不受重视,但在现代则公认他是非常伟大的风景画家。
以上就是关于《雾中日出》的作品信息,想要了解更多码头画、后文艺复兴时期和浪漫主义艺术作品,请关注老茶馆万事,感谢大家的支持。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